
刘震东(1893—1938.2.22),抗日爱国将领。少时入私塾读书。后因家贫辍学,随父攻雕花木工,兼习书法、绘画。后入沂水县衙做事。刘震东1918年只身去东北投奉军。后编入国民党军队。历任营长、团长。曾一度进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深受张学良器重,后被任命为保定警备司令。曾任东北军7师6旅旅长,15师中将师长,东北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议,东北边防军总司令部中将主任参事,义勇军5军团总指挥,察哈尔抗日同盟军骑兵挺进军1军2旅旅长,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第2挺进军23师师长,西北“督剿”专员,西安行营参议兼总务处长,5战区高参兼2路游击司令。
1938年2月18日,日军板垣师团从青岛登陆,分两路进攻欲占领临沂,直取徐州。在山东莒县城墙督战时,被日军击中头部,身亡殉国。后被追赠中将军衔。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物评价:
刘震东将军为国捐躯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宣传队在临沂为他召开了追悼大会。同年3月9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徐州为刘震东将军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勉励我军台儿庄将士向抗日英烈学习,英勇杀敌。1938年3月26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参战人员萧芳洲撰写题为《刘震东殉国与莒城战役》的长篇报道纪念抗日英雄刘震东将军。同年12月,在重庆举行范筑先、刘震东等21位抗日烈士追悼会,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等人为烈士送了花圈和挽联。挽辞为:“战事方酣忍看多士丧亡显其忠勇,吾侪尚在誓必长期抗战还我山河。”
1938年3月9日国民革命政府追赠刘震东将军陆军中将。
1985年5月,为了纪念抗日胜利四十周年,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研究室编写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一书中,介绍了六十四名阵亡将领的生平,刘震东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