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廉为笔,绘就廉洁奉公的底色

1.
包拯
北宋名臣,人称“包青天”
他一生为官清廉,执法如山。在任开封府尹时,改革诉讼制度,允许百姓直接到公堂申诉,打破了官宦子弟与豪门贵族对诉讼的操纵。
他不畏权贵,曾多次弹劾权贵,如弹劾宋仁宗宠妃的伯父张尧佐,坚决反对张尧佐同时兼任多个重要职务,最终成功阻止其权力过度膨胀,使得朝廷风气得到整顿。
2.
狄仁杰
唐朝名相,为官刚正廉明
在担任大理寺丞时,他仅用一年时间,就将积压案件全部处理,涉案人员达17000余人,且无一冤诉 ,一时名声大振。
他敢于直谏,在武则天称帝时期,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稳定了唐朝的社稷,为后来李唐的复辟奠定了基础。

3.
海瑞
明朝著名清官,以刚直不阿、清正廉洁著称
任淳安知县时,他生活极为简朴,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他敢于挑战权贵,当时浙江总督胡宗宪之子路过淳安,因对驿站招待不满而大发雷霆,海瑞得知后。
以胡总督向来奉公守法,其子必定是假冒为由,没收了他携带的大量钱财,并将其押送总督府。海瑞还曾呈上《治安疏》,批评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问题,险些因此丧命。
4.
于成龙
清朝廉吏,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品行深受百姓拥戴
他在罗城任知县时,罗城历经战乱,民生凋敝,他不顾个人安危,整顿社会治安,招抚流民,鼓励百姓垦荒种地,恢复生产。
他自己则生活清苦,数年不知肉味,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于青菜”。他从知县一直做到两江总督,所到之处,皆以清廉为准则,严惩贪官污吏,使得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5.
西门豹
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政治家、水利家
他任邺县令时,发现当地官绅和巫婆勾结,以河伯娶亲为由,搜刮百姓钱财,还害得许多人家破人亡。
西门豹惩治了这些恶人,救下被选中的女子。随后,他又组织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水渠,引漳河水灌溉农田,使邺地的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百姓生活逐渐富足。
6.
赵广汉
西汉时期大臣,为官廉洁清明,执法不避权贵。
他任京兆尹时,致力于打击豪门大族的不法行为,维护京城的社会治安。他发明了“缿筒”(类似现代的举报箱),鼓励百姓举报犯罪,使得京城的治安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在处理案件时,他注重调查研究,常常微服私访,掌握第一手资料,精准打击犯罪。

7.
徐有功
唐朝司法官,以公正执法、刚正不阿著称
他在武则天时期任司刑丞,当时酷吏横行,滥用刑罚,许多无辜之人被冤入狱。徐有功始终坚守法律的公正,多次犯颜直谏,为蒙冤者平反昭雪。他前后拯救了数十上百个家族,即便自己多次因此被贬甚至面临生命危险,也从未动摇维护法律公正的决心。
8.
况钟
明朝苏州知府,人称“况青天”
他到任苏州后,发现当地吏治腐败,豪强地主与官府勾结,百姓苦不堪言。他着手整顿吏治,严惩了一大批贪污腐败的官员,使苏州的官场风气焕然一新。他还减轻百姓的赋税,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同时,他重视教育,培养了许多人才,深受苏州百姓的爱戴,在他任满离职时,百姓万人空巷,夹道相送。
